【援琴鸣弦发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长】这句诗出自《古诗十九首》中的《明月皎夜光》,原诗为:
> “援琴鸣弦发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长。
> 好人素洁,清白如霜。
> 美人如玉,与我同裳。”
此句描绘了诗人借琴声表达内心情感的情景,既有音乐之美,又蕴含深沉的感慨。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分析。
一、
“援琴鸣弦发清商”意指诗人拿起琴来,拨动琴弦,发出清冷悠扬的乐音。“清商”是古代一种曲调名,常用于表现哀怨、思乡或悲凉的情绪。这一句通过音乐的描写,营造出一种孤寂、低沉的氛围。
“短歌微吟不能长”则进一步说明诗人所唱的歌曲短促而轻柔,无法尽情抒发内心的思绪。这种“不能长”的状态,反映了诗人情感的压抑与无奈,也暗示了人生短暂、理想难酬的现实。
整体来看,这两句诗通过对音乐和歌声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、孤独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长久拥有的感慨。
二、关键词解析表
词语 | 含义解释 | 情感色彩 |
援琴 | 拿起琴,表示开始演奏 | 动作描写 |
鸣弦 | 弹奏琴弦,发出声音 | 音乐描写 |
清商 | 古代一种曲调,音调清冷,常用于表达哀愁 | 情绪基调 |
短歌 | 歌曲简短,不连贯 | 情感压抑 |
微吟 | 轻声吟唱,语气柔和 | 情感细腻 |
不能长 | 歌声无法延续,表达情感受限 | 感叹无奈 |
三、艺术特色分析
1. 以乐写情:通过音乐的表现方式,传达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2. 语言简练:诗句用词精炼,意境深远,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含蓄美。
3. 情感深沉:虽未直接言说,但通过“不能长”等词,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四、现实意义
在现代生活中,人们常常面临压力与孤独,这首诗提醒我们,在面对困境时,可以通过艺术、音乐等方式来抒发内心情感,寻找心灵的慰藉。它也告诉我们,有些情感无法轻易表达,但正是这种“不能长”的状态,让情感更加珍贵。
结语:
“援琴鸣弦发清商,短歌微吟不能长”,不仅是一段优美的诗句,更是一种对人生情感的深刻体悟。它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,感受生命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