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中的冯唐是谁】“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”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。这句词表达了作者渴望被朝廷重用、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。其中,“冯唐”是一个历史人物,是典故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一、
“冯唐”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,以正直、敢于直言著称。他在历史上曾因劝谏皇帝而被贬,后又被重新启用。苏轼在词中借用“冯唐”的典故,意在表达自己希望像冯唐一样,得到朝廷的信任与重用,实现自己的抱负。
二、冯唐简介(表格)
| 项目 | 内容 |
| 姓名 | 冯唐 |
| 朝代 | 西汉 |
| 身份 | 官员、谏臣 |
| 特点 | 正直、敢于进谏、有胆识 |
| 典故出处 | 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 |
| 与苏轼的关系 | 作为历史人物被引用,象征忠直与被重用的希望 |
| 典故含义 | 表达对朝廷信任和重用的期待 |
三、典故背景
“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”一句,源自《史记·张释之冯唐列传》中关于冯唐的故事。冯唐曾向汉文帝进谏,认为当时的将军魏尚虽有战功,但因犯错被削职,建议不应因小过而弃良将。汉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,恢复了魏尚的职位。
苏轼在词中借冯唐之名,表达自己希望朝廷能像当年重用魏尚一样,给予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。这也体现了他积极入世、渴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感。
四、结语
“冯唐”不仅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,更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,代表着忠诚、正直与被重用的希望。苏轼通过这一典故,不仅丰富了词的内涵,也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