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树暮云是什么意思】“春树暮云”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它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:“何日干戈尽,飘零久未还。春树暮云外,故园归梦难。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战乱中漂泊,望见春天的树木和傍晚的云彩,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。
“春树”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,“暮云”则代表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忧郁。两者结合,营造出一种悠远而略带哀愁的意境,常用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牵挂与怀念。
“春树暮云”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成语,原意是指春天的树木和傍晚的云霞,后引申为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切思念。它常出现在诗词中,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怀念之情。该成语不仅体现了自然景色的美,也寄托了人们内心的情感。
表格展示: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春树暮云 |
出处 | 杜甫《春日忆李白》 |
原意 | 春天的树木与傍晚的云霞 |
引申义 | 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|
文学风格 | 诗意、含蓄、情感丰富 |
使用场景 | 诗词、书信、抒情文章 |
情感基调 | 略带忧伤、深情厚谊 |
现代用法 | 表达对亲人、朋友的牵挂 |
通过这样的总结和表格形式,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春树暮云”的含义及其在文学中的运用。它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,更是情感的寄托,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景中有情”的审美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