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置之度外的释义】“置之度外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某事或某人的态度超然、不放在心上。该成语出自古代文献,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际应用价值。以下是对“置之度外”的详细释义及相关。
一、成语释义
词语 | 拼音 | 含义 | 出处 | 用法 |
置之度外 | zhì zhī dù wài | 把某人或某事放在考虑之外,不放在心上,表示漠不关心或毫不在意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虽未尽,而意可得也。夫圣人之言,皆有深旨,非徒语耳。故置之度外,以观其理。” | 多用于形容对某种结果或他人态度的超然,也可指对危险、困难等的无畏 |
二、成语解析
1. 字面意思
“置”意为放置,“之”是代词,指代某个对象,“度外”即在考虑之外。合起来就是“把……放在考虑之外”。
2. 引申意义
- 表示对某事漠不关心、不放在心上。
- 也可以表示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豁达态度,不被外界干扰。
3. 使用场景
- 在描述一个人对批评、误解或威胁的态度时。
- 在表达对失败、挫折的淡然应对时。
三、常见搭配与例句
搭配/例句 | 解释 |
他对此事早已置之度外,毫不在意。 | 表示他对这件事已经不再关心。 |
面对困难,他始终置之度外,冷静应对。 | 表示他面对压力时表现出的从容。 |
她把失败看作平常,早已将名利置之度外。 | 表示她对功名利禄已无执着。 |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成语 | 含义 | 与“置之度外”的关系 |
漠不关心 | 对事情毫无兴趣或关心 | 近义词,但语气更冷淡 |
安之若素 | 遇到变故仍能安然自若 | 近义词,强调内心平静 |
心如止水 | 内心平静,不受外界影响 | 近义词,强调情绪稳定 |
五、总结
“置之度外”是一个富有哲理色彩的成语,既可用于表达对事物的淡然态度,也可用于表现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豁达。在日常交流中,恰当使用此成语,既能体现语言的丰富性,也能传达一种成熟、理智的人生态度。理解并掌握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,有助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