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但愿只听曲中曲不做曲中人的原句】一、
“但愿只听曲中曲,不做曲中人”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。原句为:“曲罢曾教善才服,妆成每被秋娘妒。五陵年少金市东,银鞍白马度春风。妾身虽在总堪惊,心似古琴弦不易。千呼万唤始出来,犹抱琵琶半遮面。转轴拨弦三两声,未成曲调先有情。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低眉信手续续弹,说尽心中无限事。自言本是京城女,家在虾蟆陵下住。十三学得琵琶成,名属教坊第一部。曲罢曾教善才服,妆成每被秋娘妒。”
其中,“曲罢曾教善才服”一句,后世引申为“但愿只听曲中曲,不做曲中人”,表达了对艺术的欣赏与对人生境遇的感慨。这句诗常被用来表达一种超然物外、不深陷情感纠葛的态度。
二、表格展示: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唐代 白居易《琵琶行》 |
| 原句 | “曲罢曾教善才服”(后世引申为“但愿只听曲中曲,不做曲中人”) |
| 作者 | 白居易 |
| 诗句背景 | 描写琵琶女的才艺与命运,抒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|
| 现代引申含义 | 表达对艺术的欣赏与超脱情感的态度,不深陷于情感之中 |
| 常见使用场景 | 文学评论、情感表达、人生感悟等 |
| 文学价值 | 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高度和情感深度 |
| 相关诗句 | “同是天涯沦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识” |
三、结语:
“但愿只听曲中曲,不做曲中人”不仅是对艺术的敬仰,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选择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人生的起伏时,保持一份冷静与清醒,不被情绪所困,方能真正领略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真谛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