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亡羊补牢的牢是什么意思】“亡羊补牢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出自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。这个成语的意思是:羊丢失了以后才去修补羊圈,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,防止继续损失。
其中,“亡”是指“丢失”,“羊”指的是羊群中的羊;“补牢”则是指修补羊圈的栏杆。“牢”在这里指的是羊圈、羊栏,也就是用来关养羊的地方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亡羊补牢”的含义以及其中“牢”的具体意义,以下是对相关内容的总结与表格展示:
一、
“亡羊补牢”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在出现问题后及时采取行动的重要性。虽然已经造成了损失(如羊丢失),但通过及时补救(如修补羊圈),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。因此,这个成语常用于劝诫人们面对错误时不要灰心,而是要积极应对、及时改正。
其中“牢”字的本义是“羊圈”或“畜栏”,引申为“防范的设施”。在成语中,“补牢”即修补羊圈,象征着对已有漏洞的修复和改进。
二、关键词解释表
| 成语 | 亡羊补牢 |
| 出处 | 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 |
| 释义 | 羊丢失后修补羊圈,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,防止继续损失 |
| 亡 | 丢失 |
| 羊 | 羊群中的羊 |
| 补 | 修补 |
| 牢 | 羊圈、畜栏,也可引申为防范的设施 |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- 工作失误后及时调整策略:“这次项目出了问题,但还好我们及时发现了,算是亡羊补牢,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”
- 学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:“考试没考好,但我已经开始复习了,也算是亡羊补牢。”
四、总结
“亡羊补牢”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,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“知错就改”的智慧。其中“牢”虽简单,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是理解整个成语的关键所在。了解其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更加理性地面对问题与挑战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