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无恶不作的意思】“无恶不作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做尽了坏事,没有一件好事可言。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行为极其恶劣、道德败坏的人,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。
一、成语解释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无恶不作 |
拼音 | wú è bù zuò |
释义 | 没有哪一种坏事不干,形容人极端邪恶,坏事做尽。 |
出处 | 《明史·王廷传》:“凡所为皆无恶不作。” |
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指坏人坏事 |
近义词 | 作恶多端、十恶不赦、罪大恶极 |
反义词 | 品行端正、光明磊落、善始善终 |
二、使用场景与示例
1. 日常对话中
- “他这个人无恶不作,大家都不愿意和他来往。”
2. 新闻报道中
- “警方通报称,该团伙无恶不作,最终被依法严惩。”
3. 文学作品中
- “小说中的反派角色无恶不作,让人痛恨不已。”
三、成语的使用注意
-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人的品行,而不是单纯的事件或行为。
- 使用时应根据语境判断是否合适,避免滥用。
- 在正式场合中,可适当替换为“作恶多端”等类似表达,以增强语言的多样性。
四、总结
“无恶不作”是一个极具贬义的成语,强调的是一个人在道德和行为上的极端堕落。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体的恶行,也常出现在对社会现象的批评中。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,有助于我们在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态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