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谁有出自史记的成语故事】《史记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,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,不仅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,还蕴含了许多生动的成语故事。这些成语不仅语言简练,而且寓意深刻,至今仍广泛使用。以下是对《史记》中常见成语故事的总结与归纳。
一、成语故事总结
1. 卧薪尝胆
出自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,讲述越王勾践在战败后忍辱负重,卧薪尝胆,最终复国成功的故事,形容人刻苦自励、发奋图强。
2. 破釜沉舟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项羽在巨鹿之战中下令打破炊具、凿沉船只,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,后用来比喻下定决心,不顾一切地行动。
3. 指鹿为马
出自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,赵高为了试探群臣对他的态度,故意将鹿说成是马,以此来打击异己,现多用来形容颠倒黑白、混淆是非。
4. 背水一战
出自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,韩信在井陉之战中背靠河水布阵,激励士兵殊死一搏,最终大胜,比喻处于绝境时孤注一掷的战斗策略。
5. 完璧归赵
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蔺相如奉赵王之命出使秦国,智勇双全,最终保全和氏璧并使其完好归赵,形容不畏强权、维护国家利益。
6. 负荆请罪
同样出自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廉颇因不服蔺相如而多次挑衅,后来认识到错误,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,表示诚恳认错。
7. 毛遂自荐
出自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,毛遂在平原君门下多年未被重用,却在关键时刻主动请缨,展现自我,后成为著名人物,比喻主动推荐自己。
8. 四面楚歌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项羽被刘邦围困垓下,四面皆是楚地歌声,令其军心动摇,最终兵败自杀,形容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。
9. 约法三章
出自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,刘邦入关中后与百姓约定三条法令,以稳定民心,后泛指事先明确规定的条款或规则。
10. 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
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项庄在宴会上舞剑,实则意图刺杀刘邦,后用来比喻表面做一件事,实际另有目的。
二、表格:出自《史记》的成语故事一览
成语名称 | 出处 | 故事简介 | 现代含义 |
卧薪尝胆 | 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 | 越王勾践战败后,每天睡在柴草上,尝苦胆以警醒自己,最终复国。 | 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 |
破釜沉舟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 项羽命令士兵打破炊具、凿沉船只,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。 | 下定决心,不顾一切地行动 |
指鹿为马 | 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 | 赵高故意将鹿说成马,试探群臣,打击异己。 | 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 |
背水一战 | 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 | 韩信背靠河水布阵,激励士兵殊死一搏,最终大胜。 | 处于绝境时孤注一掷 |
完璧归赵 |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| 蔺相如护送和氏璧回到赵国,完成使命。 | 不畏强权,维护国家利益 |
负荆请罪 |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| 廉颇向蔺相如请罪,表示悔改。 | 诚恳认错,请求原谅 |
毛遂自荐 | 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| 毛遂主动请缨,展现自我,得到重用。 | 主动推荐自己,表现才能 |
四面楚歌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 项羽被困垓下,四面皆是楚地歌声,军心动摇。 | 孤立无援,陷入困境 |
约法三章 | 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 | 刘邦入关中后与百姓约定三条法令,以稳定民心。 | 明确规定,规范行为 |
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 项庄舞剑,实则想刺杀刘邦。 | 表面做一件事,实际另有目的 |
通过这些成语故事,我们不仅能够了解《史记》中丰富的历史内容,也能感受到古代智慧与文化的深厚底蕴。这些成语至今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,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