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甄选问答 >

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道。各是什么

2025-07-25 11:52:35

问题描述:

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道。各是什么,跪求好心人,别让我孤军奋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25 11:52:35

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道。各是什么】在佛教修行体系中,修行者依据所证悟的程度不同,分为不同的果位。其中“须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罗汉”是四果圣人,代表了修行者从初入圣道到最终解脱的四个阶段。以下是对这四种果位的简要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说明。

一、须陀洹(Srotāpanna)

含义:意为“初果”,即“入流者”。指已进入圣者之流,断除了三界中的“身见”、“戒禁取”和“疑”三种根本烦恼。

特点:

- 已断除三结(身见、戒禁取、疑)。

- 不再堕入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三恶道。

- 最多七次往返人间与天界,即可证得涅槃。

二、斯陀含(Sakadāgāmi)

含义:意为“一来者”,即“只来一次”。表示修行者已进一步断除部分烦恼,不再受欲界的强烈束缚。

特点:

- 断除了欲界的贪、嗔、痴等较重的烦恼。

- 只需再投生一次人间或天界,便可证得阿罗汉果。

三、阿那含(Anāgāmi)

含义:意为“不还者”,即“不再回到欲界”。表示修行者已彻底断除欲界的烦恼,不再受欲界轮回之苦。

特点:

- 已断除欲界的贪、嗔、痴等烦恼。

- 未来将生于色界或无色界,不再返回欲界。

- 最终可证得阿罗汉果。

四、阿罗汉(Arahant)

含义:意为“应供者”、“无诤者”、“杀贼者”。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之一,代表彻底断除一切烦恼,达到究竟解脱。

特点:

- 一切烦恼已尽,不再受生死轮回。

- 智慧圆满,已证得涅槃。

- 被称为“无学”,即不再需要学习佛法,已达到究竟境界。

表格对比

果位名称 意译 是否断除三结 是否还来欲界 是否证得涅槃 修行阶段
须陀洹 入流者 初果
斯陀含 一来者 二果
阿那含 不还者 三果
阿罗汉 应供者 四果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这四个果位代表了佛教修行者从初入圣道到最终解脱的完整过程。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断惑程度和修行目标,体现了佛教修行的渐进性与层次性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