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手不释卷的主角是谁】“手不释卷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、读书不断,手中总是拿着书本。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,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吕蒙的故事。
在故事中,吕蒙原本是武将,不重视读书。后来,在孙权的劝导下,他开始努力学习,最终成为一位有文韬武略的将领。因此,“手不释卷”的典故主要与吕蒙有关。
总结: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手不释卷 |
| 出处 | 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 |
| 主角是谁 | 吕蒙(三国时期东吴名将) |
| 故事背景 | 吕蒙原为武将,后因孙权劝学而勤学不辍 |
| 成语含义 | 形容勤奋好学,手中不放下书本 |
通过这个成语,我们不仅了解了古代人物的学习精神,也从中得到了激励:无论身处何地,只要坚持学习,就能不断进步。吕蒙的故事告诉我们,知识的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,而“手不释卷”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