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4c级机场是什么意思】在航空领域,机场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其跑道长度、飞行区指标、航站楼规模以及能够起降的飞机类型等因素来确定的。其中,“4C级机场”是一个常见的分类术语,用于描述特定类型的机场。
为了更清晰地理解“4C级机场”的含义,以下内容将从定义、特点、适用机型及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。
一、
4C级机场是指按照中国民航局《民用机场设计规范》划分的一种机场等级。这类机场通常具备较短的跑道(一般在1200米至1800米之间),适合中小型飞机起降,如波音737、空客A320等主流窄体客机。4C级机场多为国内支线机场或中型城市机场,承担区域性的航空运输任务。
与更高一级的4D级机场相比,4C级机场的基础设施相对简单,航站楼面积较小,航班密度较低,但仍然具备一定的运营能力,能够满足日常的航班起降和旅客服务需求。
此外,4C级机场在建设成本、运营难度和维护要求上都低于更高等级的机场,因此在一些经济条件有限或客流量不大的地区更为常见。
二、4C级机场关键信息对比表
| 项目 | 内容 |
| 机场等级 | 4C级 |
| 跑道长度范围 | 1200米 - 1800米 |
| 适用机型 | 波音737、空客A320、庞巴迪CRJ系列等中型客机 |
| 飞行区指标 | 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C |
| 航站楼面积 | 一般在5000平方米以内 |
| 年旅客吞吐量 | 通常在50万人次以下 |
| 主要功能 | 区域性航空运输、支线航线 |
| 典型机场 | 例如: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、延安南泥湾机场、柳州白莲机场等 |
三、结语
4C级机场作为我国民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承担着连接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空中桥梁作用。虽然它们的规模和设施不如大型枢纽机场,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、提升交通便利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了解4C级机场的定义和特点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民航体系的多样性与实用性。


